yabo·网页版(中国)官方网站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电话:400-123-4567

手机:138-0000-0000

邮箱:admin@qdxinchiguoji.com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公司动态

园林绿化提升(该如何抓住机遇在坚持发展中提升绿化意识yabo官网)

  • 作者:小编
  • 发布时间:2024-04-20 21:02:40
  • 点击:

  yabo官网第一,在当前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各级政府更加注重环境质量和出行条件的改善。宁波正在开展的生态城市建设及全国最佳人居环境城市的创建,园林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块,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将更加注重体现以人为本。特别是作为宁波生态城市建设,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党代会以及“两会”已将这项工作列入重要的议程。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园林绿化工作需要得到上级的关心和重视,从人力的支持,资源的保障,到技术设备的改善,都需要得到上级部门的支持。从这个背景分析是个很好的机遇,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

  第二,国家园林城市复查为我们提供了再掀高潮的契机。宁波被国家建设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已三年多了,我们将迎来首次复查。复查相当于一次新的创建,需要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各部门齐抓共管,进一步对园林绿化工作给予充分的重视。复查的工作任务非常艰巨,应及早了解复查工作的动态,向周边已经经过复查的城市取经,对于复查的内容、程序以及指标体系等等,做到及早的了解。要及早研究部署,及早查漏补缺,主动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复查对整体提升园林绿化发展的水平,是个很好的机遇。

  第三,群众对居住环境日益增长的需求,为进一步发展园林绿化提供了比较好的群众基础。随着宁波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的爱绿、护绿意识逐步增强,美化家园的热情日见高涨,这有利于群众性绿化活动的深入开展,也有利于进一步保护现有的绿化成果。现在很多小区的绿化带都被用来停车,居民的反映非常强烈,这不仅说明了老百姓爱绿护绿意识的逐步增强,也为我们下一步如何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提供了很好的群众基础。

  第一,我市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后,加强园林绿化建设的这根弦有所松懈,有关部门在意识上对园林绿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具体表现在道路建设、地块拆迁中树木绿地可能对原规划设计有影响时,有关部门总是首先考虑移树木或占绿地,却很少有就地保护绿化的意识。在工作运作过程中,规划、建设、管理等部门的合力还未形成。

  第二,全市园林绿化发展水平不平衡。受客观条件制约,园林绿化以城市为主的情况还是客观存在,具体表现在中心城区园林绿化建设投入多、标准高,养护管理水平高,但县市、乡镇的发展相对滞后,这种不平衡还存在于县市区之间,县市区与乡镇之间,乡镇与乡镇之间,街道与街道之间,总体看来中心城区相对较好,周边地区相对滞后。

  第三,对现有绿地成果的巩固不够。客观上讲,近年来,我市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在建设的时候对绿地占用较多,据园林部门统计,2006年老三区绿地长期占用面积约17.7万平方米(相当于两个中山广场),其中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占用绿地的达到了83%。主观上讲,对城市毁绿占绿的管理还不够到位,尤其是一些小区里因停车难而引起的占绿现象比较突出,对小区绿地的破坏比较严重。

  第四,国家园林城市复查的压力增大。一是2004年我们拿到国家园林城市牌子后,2005年国家建设部修改了《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标准》,标准上调,要求更高。在2005年建设部对有关城市复查时候,我们也看到有些城市复查不合格,要求整改后再评估,这些对我们都是压力。二是在当前国家土地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国家、省、市都出台了节约用地的政策,城市中心区大面积绿化建设项目减少,而且对需建项目的绿地率提出了最高限制,出现“绿地率不得高于多少”这样的要求。2006年1月,新修改的《宁波市城市绿化条例》实施后,将新建住宅区绿地率从原来的“不低于35%”降为30%,这对我们提高居住区绿地率是不利的。三是建成区面积和建成区人口的大幅递增,给我们园林三大指标的达标带来了困难。2005年建成区面积120.6平方公里,2006年面积为215.2平方公里,一年内增加了94.6平方公里,人口数从2005年底的114万增加到138万,这对达到国家园林城市复查的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的要求增加了难度。

  第五,要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十分艰巨。市城管局在“十五”也认真做了一项调研,其中园林绿化专门有一个章节,在章节中规划的要求是:要坚持不懈地进行园林绿化和生态建设,以水系为依带,与山水融为一体,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一个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环境舒适宜人,景观优美的现代化人居城市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三大指标要分别达到12平方、35%和40%以上。按照2001年城市建设用地到277.2平方公里,实际居住人口到200万计算,到“十一五”期间,新增公园绿地增加1051公顷,园林绿地要增加5594公顷,绿化覆盖面积增加6572公顷。同时,还要指导、督促、建成26座总面积为1139公顷的市级、区级和社区级公园。这无疑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一是要更新发展理念。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就是以人为本,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人为本,就是要从人的根本需求出发,以贴近人、接近人作为工作的出发点,作为开展园林绿化工作的根本点。因此,城市园林绿化事业要有所作为、有所发展,就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从园林绿化规划设计、苗木选择、养护管理等环节着手,尊重自然,注重生态效果,方便群众享受绿化成果、方便群众在城市中亲近自然,积极打造人与自然互惠共生的城市人居环境;树立节约型的发展理念,在全国上下创建节约型社会的背景下,园林行业也要迅速行动起来,走节约型园林绿化之路,积极应用节水、节肥、节地的新技术,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成本,获取最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园林绿化管理效率,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贡献。宁波也是一个缺水的城市,我们要着力为创建节水型绿化做一些工作,特别是在绿地规划设计当中,要主动调整城市绿化的结构,减少耗水量大的草坪、树种。在管理的技术上,要有条件的利用一些喷管技术,尽可能地降低用水量。在设计上也可以适当考虑利用一些雨水来改善缺水的状况。

  二是要提升发展手段。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扩大科技手段在园林行业发展中的应用面,突破科技传统管理的瓶颈,以科技助推园林行业的全面发展。要学会借力,充分利用信息化、数字化的手段,提升园林绿化管理水平,在城市管理现代化的要求下,加强数字园林建设;要大力开展园林科学技术研究,积极应用园林新技术、新成果,提高园林绿化科技含量,实现科技兴绿的目标。同时,园林行业要注重园林设计人员以及园林专业人员的培育和发展,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不断壮大技术人员队伍。

  三是要优化发展环境。园林行业总体来讲,发展环境较好,行业关系比较清晰。要做好新一年的工作,正如上面分析的,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仍需进一步加强沟通,争取规划、建设等部门的支持,争取群众的支持,为行业整体发展提供环境保障。同时,在行业内要继续理顺关系,上下配合,齐心协力,共商良策,完成提出的各项任务。在实施各项任务中,因为角度不同,立场不同,有时也因为有关机制不完善,难免会碰到各种矛盾,各部门之间一定要加强沟通,以行业发展为先,互相理解,互相配合,心往一起想,劲往一起使,共同营造好园林行业形象,推动行业新发展。行业管理部门要慎重审批,健全法治,强化监督,搞好选举。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爱绿护绿的良好氛围,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已建设好的绿地的流失。在管理环节上,要明确审批标准、工作程序,实施绿化项目要事先审查、事中监督、事后验收,把好管理这个关口。

  四是要拓宽发展领域。城市绿地系统的建设,单靠城市内绿地系统是不足以改变城市环境,需要扩大绿地系统的范围,将城市绿地系统与城市周边联系起来,包括山川、水体、农田、林田等等,实现城市、郊区、乡村绿化一体化,是绿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园林行业要积极行动起来,逐步拓宽行业管理范围,推进城市绿化向农村延伸,加大对县市及乡镇的园林绿化建设、管理的指导力度,充分集纳多年来城市园林绿化中形成的好的做法和经验,送经下乡,积极服务新农村建设需要,也让更多的农民兄弟们享受到城市绿化带来的变化,通过城乡一体化建设使城乡关系更协调、人与自然更和谐。

  五是要提高发展水平。城市绿化工作要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为出发点,突出园林特色景观,突出城乡生态发展;要科学规划、精心建设,逐步形成特色,突出类型丰富、功能完备、生态良好、舒适宜人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如何提高发展水平,要做好三个结合。一是点与面的结合,对今年工作中的各个点要做好落实,同时要抓好群众绿化这个面。群众绿化是城市绿化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绿化作为公益事业,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保障城市绿化事业全面健康发展。这几年,我们通过组织开展春季义务植树,认种认养创建园林式单位小区,以及拆墙透绿、见缝插绿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城市绿化建设,这样既能激发广大群众多参与城市绿化建设,又能培养群众爱绿护绿意识。二是建与管的结合。如果说城市建设是三分建设七分管理,绿化建设则是一份建设九分管理。城市绿量的增加一方面靠绿地规模的高效扩张,更重要的是靠现有的绿地生态效应。没有养护或是养护跟不上,现有的绿地也会损失。绿化养护管理不单单是生态建设的需要,也是行业管理部门的责任,因此要在养护管理上下功夫,做到绿化一批,管好一批,要制定落实好承包管理责任制,做到定人员、定标准、定奖惩,明确责任目标,加强管理建设。三是量与质的结合。一定的量是我们完成城市绿地三个率的标准,没有量,三个“率”就没有办法完成,绿化水平就难以提高。因此既要注重量,更要注重质。如何注重质?一要注重品种的选择,在绿的增色增香上有较大的改进;二要注重造型的设计,强化设计的理念,在设计中提升品质;三要注重工作的指导,行业要加强对基层各区尤其是技术方面的指导,四要注重景观的内容,在挖掘丰富景观的内涵方面入手,满足人民群众需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矛盾曰益突出,人们对绿色植物的渴望之情也更加迫切。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提出城市绿化“连片成团,点线面相结合”的方针,城市绿化由此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北方出现了以天津为代表的“大环境绿化”,南方出现了以上海为代表的“生态园林绿化”。1999年底,全国667个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591000hm2,绿地率达23%,绿化覆盖率达,人均公共绿地6.5m2,涌现出北京、大连、烟台、青岛、南京、厦门、深圳、珠海、南宁等20个“园林绿化先进城市”。2001年,国家建设部又命名海口、三亚、长春等10个“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区”。2002年筹集2亿资金开展“绿色南京”工程,将森林引入城市。

  将会议主题设置为“城市绿化、城市森林及园林景观”,内容涉及城市绿地目标、形式与功能,植物选择与配置、管理等。

  近年来,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园林植物及风景园林两大方向上。园林植物研究包括木本花卉、草坪及地被植物、盆景、切花与插花、园林植物资源、草本花卉、温室园艺与室内绿化、园林植物适应性与耐抗性、园林植物生理生态及快速繁育等;风景园林研究包括绿地规划设计、园林艺术、园林绿化管理、外国园林等内容。其中,绿地规划设计、园林艺术、木本花卉、园林绿化管理、盆景等是园林研究的重点。如苏东胜的《成市园林绿化工程中的植物配置研究》2、李林的《园林艺术设计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作用》3、李梅的《园林艺术中的植物景观配置》4、程伯平的《现代城市建设与园林艺术》5、尹京洲的〈关于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若干问题的思考》6。但长期以来,我国园林学界多倾向于对园林美学的研究和实践,很少自觉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研究城市绿地的结构、格局和生态功能等。当前,城市园林绿化正从以古典园林为核心的传统园林设计转向以现代景观为核心的现代景观、生态设计,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知识体系及实践取向方面都发生着重大转变。

  当前,我国的城市绿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城市园林绿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城市面貌明显改观。但是随着城市的加速发展,我国城市面临着生态环境、土地、水资源等方面的巨大压力,一些城市的园林绿化工作出现了问题。

  对于国际、国内流行的城市绿化成功模式,许多城市纷纷效仿,甚至“邯郸学步”,如灌木的种植为大色块、大拼搭、大修剪,大面积种植草坪等,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绿化特色7。总体而言,我国城市绿地植物种类较单一,在植物园或城市周边的自然山林之中,大多数城市的应用物种数量在200~400种,只有个别城市的物种数量超过1000种,能够种植在街道两侧的树种就更少了。植物种类的单调易导致生态系统脆弱。近年来,大规模引进的外地绿化植物主要集中于少数品种,跟风和盲从的现象也非常突出。纵观长江中下游城市,行道树常用品种较少,主要为栾树、香樟、国槐、合欢、女贞等。

  城市绿化树木特别是大树少,城市中心地区绿地更少,周边地区没有形成以树木为主的绿化隔离林带,建设工程的绿化配套工作未得到落实。一些城市的相关领导对城市绿化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使得违反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随意侵占绿地和改变规划绿地性质的现象比较严重;绿化建设,养护管理资金严重不足;城市绿化法制建设滞后,管理工作薄弱;违背生态发展规律,单纯为追求“森林城市”绿化景观效果而大量引进异地植物,移种大树、古树等高附加值的树木,存在铺张浪费的现象,城市原有的生态资源和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盲目引进外来植物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风险,初步统计,我国外来杂草共计有75属、107种,其中就有62种是作为观赏植物、药用植物、蔬菜、饲料、牧草等由国外引进的。

  在城市园林绿化中极力模仿他人、追求时尚,把一些原产地不同、习性不同的植物不惜一切代价大量引进来,移植到一起,很难达到平衡。这些外来的“客人”很难在短时间内与当地的环境、生物等融为一体。外来植物由于对本地环境的适应性较差,或是直接死亡,或是需要花费巨大成本来维系这些外移植物的生命,很难达到预期的绿化效果。

  目前,许多城市在园林绿化中大面积种植草坪,虽然提高了绿化面积,但绿量却没有增加,绿化的生态效益并不明显。我国城市人口密集、空间有限,在这种特殊条件和环境下布置大片草坪,既缺少环境空间立体层次的变化,也难以满足人们的舒适要求。过多种植草坪使人们的活动场所减少,管理费用提高,城市的景色单一,同时,在可绿化面积要求不变的情况下,也会导致乔木、灌木的种植面积减少,生态效益大打折扣。

  是造成目前园林绿化养护质量低下的关键原因。目前,一些城市的老居民区由于没有配备物业管理,绿化养护费用要么由政府承担,要么由居委会或街道办事处从微薄的专用垃圾经费中列支,基本陷入无人管理养护的处境。有些居民小区虽然有物业管理,但用于绿化养护的费用标准非常低,基本处于绿化养护主体不明、责任不清的境地。因此,小区园林绿化急需要理顺体制,尽快建立由业主承担养护经费的养护模式。此外,部分地区绿化管理机构设置也存在问题。

  城市园林绿化发展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杜会的要求,把“生态优先、合理投入、因地制宜、科学建绿”的理念贯穿于管理、规划和发展的全过程中,引导和促使城市园林绿化发展模式的转变,构建全新的城市园林绿化模式8。

  坚持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基础设施的理念。要实现城市园林绿化由“城市配套设施”到“城市基础设施”理念的转变,要发挥城市园林绿化改善日趋恶化的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利用园林绿化植物的吸碳制氧、降温散热、净化地下水等作用,使城市环境达到自然平衡,实现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坚持城市园林文化的理念。要实现城市由“园林绿地”到“园林文化”的转变,改变那种“有绿无景,有景无文化内涵”的状况,就要把城市园林绿化升华为城市的一种艺术、一种文化,使之不仅满足人们休闲游憩的需要,更应通过绿化来承载当地的文化、传播文明,使自然资源、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有机融合起来,形成具有较高艺术水平和文化内涵的绿化景观。

  坚持城市绿化是美化城市的理念。要实现城市园林由“绿化”到“美化”的转变。特色突出,风格多样的园林绿化景观是城市绿化发展的基本要求,应突出本地特色植物,注重乔灌花草结合,营造复层植物群落、树木组团式布置、花卉大色块栽植的景观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园林绿化体系,营造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居和谐的生态空间。

  ①提高土地使用效率。通过增加乔木种植数量、改善植物配置结构等有效措施,提高土地的单位产出效益。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通过科学规划、合理设计、积极投入等管理措施,降低城市园林的发展和养护成本。③政府主导、杜会参与。发挥政府在政策保障、规划控制、理念引导、资源协调和技术推广等方面的作用,引导和推动全杜会的广泛参与。④坚持生态优先、功能协调。

  绿地生态效益最大化是城市园林绿化追求的目标,只有将城市绿地与历史、文化、美学、科技相融合,才能实现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景观、游憩、科教、防灾等多功能的协调发展。

  城市园林是一个集杜会、经济、自然为一体的复合生态系统,由于每个城市气候、地理位置等基础条件不同,植物种类千差万别。城市园林绿化发展必须依据城市的不同类型,对所在城市的植物群落进行详细调研,探索树木、花草、野生动物、微生物与环境的内在联系,遵循它们之间的生存、生长、发育,以及适应性等规律,提出科学的决策。

  规划是建设的龙头,城市绿化工作要有一个新的突破,关键在于制订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规划主管部门要会同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在城市建设设计上做到“因地制宜,突出特点,风格多样,量力而行”尊重当地原有的地形、地貌、水体和生态群落,尽量采用和保留原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引进与当地特定的生态条件和景观环境相适应的植物。园林规划设计部门要按照节约型园林绿化的要求,严格审查规划设计方案,要把以建筑为主转变为以防护功能和观赏并重、植物造景为主的新的观念上来,组织专家对规划设计方案进行充分论证,将具体要求落实到方案的评审标准中,避免注重于单一的观赏功能或是局限于眼前效果,而要从城市长期发展角度考虑,树立长远目标。

  在充分了解城市发展现状,考察城市现有景观风貌的基础上,编制并实施城市园林绿化发展规划,明确近期发展目标,并以此作为指导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基本依据。按照生态学原理和“城市与自然共存”的原则,结合衣业产业结构调整,在城市组团之间、工业区与生活区之间建设高标准的区域型绿化隔离带,突出各区的独立性。城市规划、园林绿化等政府主管部门要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牢固树立科学、节约的绿化意识,将发展科学型、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订具体实施方案。要统一思想,明确分工、目标和责任,确保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在此基础上有效实施城市绿化隔离带、城市大环境绿化工程,开展道路、河流等的绿化整治工作,严格按照规划目标提高城市规划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以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并且进一步提高园林建设和管理水平,实施国家重点公园管理制度,有效保护历史名园。

  提高全民绿化和创建意识。在目前市场机制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园林城市的创建工作要引起相关领导的充分重视,要开展广泛的领导任期绿化目标责任制,实行单位评比和考核一票否决制,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同时,建立健全园林绿化的执法队伍,依据《城市园林管理条例》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严惩侵占绿地、乱砍滥伐等破坏绿地的行为,依法维护和巩固城市绿化成果。在此基础上,尤其要注意加强宣传教育,争取杜会各界的广泛支持,提高全民的绿化和园林城市创建意识,培养全杜会爱护公共生存环境的自觉意识,树立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全杜会自觉爱护环境的良好氛围。各地发展规划、园林绿化的主管部门要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城市绿化条例》等相关规定,不断加大执法力度,落实绿线管制制度。城市绿线必须向杜会公布,接受杜会监督。要结合节约型园林绿化的要求,梳理现有法规,加快修订、完善园林绿化相关法规和标准,将节约型园林绿化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技术标准和规范,使节约型园林绿化的要求更加具体化、更具可操作性。

  园林绿化设计要根据城市的特点、凸显城市的文化底蕴,结合城市区域的地理位置和绿化布置,可以在繁华街头和主要路口设计一批具有特色的人文景观,如城市雕塑、建筑小品和游憩设施,以此来展现城市的乡土风情,提升城市品位。同时,新建城区适合种植大面积的绿化植物,针对老城区由于人口密集、空间有限等历史原因导致的绿地面积的窘迫状况,其绿化建设重点以改造为主,必须考虑城市居民的休闲活动,来营造不同的城市绿化风格。合理配植绿化树种,并大力提倡使用成本低、适应性强、本地特色鲜明的乡土树种,优先选用抗旱、节水、易养护的植物。

  绿化养护是搞好园林绿化工作的关键,无论多好的绿化设计和建设,如果后期养护不当,也会功亏一篑。现行的养护操作模式只强调除草、浇水、喷洒衣药,其模式较为简易原始,忽视了修剪的艺术性、施肥、病虫害的预防等环节,这将直接影响绿化的景观效果,难以发挥园林绿化的功效。

  城市园林作为城市唯一具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环境质量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城市绿化不但要求城市绿起来,而且要美观,城市园林绿化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

  加强创新型城市园林绿化发展是我国城市发展进程的一项重要的长期任务,园林规划、绿化发展主管部门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因势利导,结合城市所处地域的自然资源状况和地带气候特征,科学地制订实施方案,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推进创新型城市园林绿化工作。